PP电子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的界限在于新闻事件不能虚构。“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信息。”[1]虽然新闻摄影的首要任务是传播新闻信息,不完全属于艺术创作,但并不能否定新闻摄影本身的艺术价值。在体育新闻摄影中,不但要及时准确地报道赛事,还要运用摄影技术捕捉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力与美”。
合理运用摄影语言,通过艺术化的视觉表达带给观众审美愉悦,成为体育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体育新闻摄影中的艺术化表达,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体育摄影的多元性,还能促进摄影艺术在体育报道中的创新发展。
□ 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一等奖《(杭州亚运会)男子个人花剑:中国队陈海威晋级决赛》 杜洋/摄
1.关于瞬间的捕捉。体育新闻摄影的最大魅力在于对运动瞬间的准确捕捉。瞬间,不仅是运动员动作的定格,更是比赛过程中充满张力和情感的时空切片。例如,贾国荣的体育新闻摄影作品《杠上争锋》(获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体育动作类金奖),展现了作者的敏锐观察力和摄影技巧,凝固了那些充满力量和动感的细节。作品中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体操动作的美感,更传递出了运动员们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他们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这是体育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决定性瞬间,是摄影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对运动员力量和情感的凝固。
2.瞬间与永恒的转换。从时间维度看,永恒代表持久不变、永远存在,瞬间却是短暂且稍纵即逝。比如,田径百米冲刺瞬间的运动员表情,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入水的水花,足球比赛临门一脚的神情等。这些瞬间在时间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刹那,但某些瞬间却因其独特价值,通过传播载体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成为一张张经典摄影作品,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运动的力量和美感,实现从瞬间到永恒的转换。
1.速度与力量的视觉呈现。动态美是体育摄影呈现出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体育比赛充满了力量和速度,是对人类极限的挑战。摄影记者需要准确地将这些动态特征展现在摄影作品中。例如,中国新闻社记者富田的作品《(东京奥运)苏炳添闯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在这幅作品中,摄影记者捕捉到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出的力量与速度,表现出紧绷的肌肉线条迸发的力量,一骑绝尘的画面展现了苏炳添的速度优势,这些元素都成为视觉上的艺术表现。
2.动态线条与节奏感。动态线条和节奏感的表现形式是体育新闻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元素。通过摄影语言和画面构图使这两个元素相互配合,可以凸显摄影作品的艺术张力和表现力。比如,在追随拍摄和慢速快门方面,运动员的运动轨迹通过慢速快门在照片上形成线条,直观地展示运动员的动作方向和速度,瞬间爆发的力量也会使画面形成一种力量延伸的效果。将摄影技巧融入照片的呈现,给受众带来视觉感受上的变化和韵律,从而形成节奏感,让摄影作品更加富有活力。
色彩、光影、构图等构成了体育新闻摄影的基本艺术表达方式,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画面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1.冷暖色调对氛围的营造。色彩和色调紧密关联但又有所区别。色彩是物体所呈现出的颜色,色调是作品中色彩的总体倾向。例如,暖色调更容易反映出运动员的激情和活力,而冷色调则反映出运动员的冷静和沉着,产生一种积蓄力量的味道。体育摄影中不同的色调决定了作品的氛围框架和情感基调,能有效地传递主题、情感和信息,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观众的心理和情感产生影响。
2.色彩对比,突出主体。利用色彩对比突出被摄主体是体育新闻摄影中的常见技巧。例如,通过互补色对比形成视觉反差,突出表现人物主体和动作。作品《(杭州亚运会)男子个人花剑:中国队陈海威晋级决赛》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一等奖。画面上,黑色背景与身着白色击剑服的运动员形成强烈的色彩反差,将受众的目光聚焦在运动员身上,强化视觉焦点,提升视觉冲击力。
1.自然光与人工光的效果。光影是摄影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元素之一,在体育摄影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例如,某些比赛在室外举行,记者运用好自然光的特性就能展现赛场的真实感。不同的时间带来了自然光的变化,使画面充满氛围感和质感,清晨和黄昏对比赛的色调会造成不同的影响。有些比赛在室内举行,赛场的灯光通过人工的调整带来明暗变化,让观众更专注于比赛本身。对体育摄影记者来说,需要通过观察来寻找合适的光线和角度,并利用光线的方向来决定拍摄角度。与自然光相比,人工光源更稳定、更易塑造影调与情感,加强视觉效果,创造更具戏剧性的氛围。
2.阴影的运用,增强立体感。体育摄影中还有一种用光手法就是对阴影部分的掌握,这是增加立体感和深度的常用手段。阴影在体育新闻摄影中不仅可以用来突出主体,还能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营造神秘或含蓄的效果。以作品《(杭州亚运会)韩国队获得电子竞技项目英雄联盟冠军》为例,照片通过比赛现场室内的人工光源营造出的独特影调,塑造了现场的氛围,利用阴影部分突出表现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画面层次关系。
1.中心构图的强调作用。由于长焦镜头的普遍运用,中心构图方式在体育新闻摄影中最常见。这种构图方式将被拍摄主体置于照片中心,画面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多用于拍摄运动员表情和动作的特写,强调对被拍摄运动员情绪的瞬间把控,确保观众的注意力不被其他元素所分散。例如,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呐喊、哭泣、兴奋等情绪特写。
2.对称与非对称构图的平衡与变化PP电子。对称与非对称的构图手法在体育新闻摄影中同样重要,前者给受众带来平衡感,后者给受众带来打破平衡感而产生的动感,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效果。对称构图是指画面在水平、垂直或中心轴上呈现出镜像或平衡的状态。这种构图方式给人稳定、庄重、整齐、和谐的感觉,常运用于集体比赛。例如,花样游泳集体项目展现出的严谨结构和美学特征。不对称构图则是打破平衡和对称,更具动感、活力和变化,让受众跟随着不规则的构图元素在画面中游走,激发受众的注意力和探索欲。
拍摄角度的选择是体育新闻摄影艺术表现的手法之一。不同视角能展现体育场景的不同层面,给观众带来差异化的感官体验,大致分为平视、俯视、仰视三种视角。
平视视角能真实反映出比赛实况,真实还原被拍摄对象的形态和比例,令受众如同场边的观众一样,通过最直观的视角感受精彩比赛,具有极强的真实感与亲近感。这种视角还传达出一种平等的视觉关系,符合人们日常的视觉习惯,强调舒适、自然的视觉感受。
从上而下的拍摄角度更类似一种对全局的观察。在赛场的制高点拍摄照片通常用于展示比赛全貌和赛场环境。在某些情况下PP电子,拍摄思路需要弱化主体,强化赛场的整体气氛,强调地面上的图案、线条和形状,俯视视角能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空间关系,营造出明显的纵深感和空间感,使画面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PP电子。
仰视视角在体育摄影中被大量使用。接近地面的视角、广角镜头的运用等夸张的摄影语言给受众传递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例如,在跳远比赛中,沙坑旁边摆放的遥控相机紧贴地面,能够拍摄运动员飞跃头顶的效果,这种视觉体验是看台的观众无法体会的。
体育摄影照片不仅定格了运动员的身体动作,更是情感的载体。正如贾国荣所述,他把每个赛场小将都视为俊杰和大人物来拍摄,在看似平凡的场景中发现了不平凡的主题。他认为照相不等于摄影,“好多照相的人只求照得清楚,他没有体会到里面的涵义”。[2]
第4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类金奖得主王瑶认为,从事拍摄这么多年,镜头对她来说不是无感情的机器。她说:“每一次采访,我都会投入自己的感情,都不是无动于衷的一台机器,去做简单的记录。”[3]
体育比赛之所以吸引人,除了激烈的竞争外,赛场内运动员的情绪也在时时刻刻感染着赛场内的观众,拍摄运动员真实情感的流露是体育新闻摄影的重要方向之一。无论是胜利的喜悦,还是失败的失落,运动员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传递着强烈的情感。这些情感的表达通过摄影作品得以定格,使观众产生共鸣。
比赛中,观众情绪同样值得关注。为运动员欢呼、呐喊、加油,这种集体情感的表达构成了体育新闻摄影的重要部分。观众的情绪力量不仅感染着赛场内的选手PP电子,也增加了摄影作品的感染力。例如,在跳远比赛中,观众为选手有节奏的鼓掌,让整个比赛进入高潮。
新闻摄影是“新闻形式”还是“艺术形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这就是一个广泛争议的话题。一种观点认为,新闻摄影属于摄影艺术的范畴,明确主张新闻摄影是艺术。另一种观点认为,新闻摄影既属于新闻学范畴PP电子,又属于艺术范畴。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新闻摄影属于新闻学范畴。[4]虽然各家观点各有所长,但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发展,新闻摄影领域不断扩大,与其他行业的交叉为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和研究学者提供了很多机遇。人们更多地关注新闻摄影中的理论研究,新闻摄影的内涵也随着摄影实践的发展而完善。其中,体育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随着技术进步和创作手法的多样化、先进摄影器材的普及,体育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手段会更加丰富,表现力和艺术性等方面也将不断拓展。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摄影师可以从更多角度、全方位地记录和表现体育赛事,并在新闻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单位:中国新闻社)
[1]盛希贵.新闻摄影教程(第二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
[3]《摄影的生命力来自生活本身的感染力》中国网络电视台.[J/OL].